分析测试管理服务平台

工程创新与训练中心

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工程创新与训练中心面向国家高端工程创新人才和卓越工程师培养需求,针对工程八大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知识结构和创新实践能力短板,开展复杂工程系统综合认知和产业前沿技术创新实训,通过设计、制造、测试、分析、集成、协同等工程实践环节和高阶工程技能的全流程、一站式训练,促使学生掌握工程创新工具链、知识链和资源链,强化其学科交叉、系统协同、问题导向的工程思维以及质量、效率、标准、环保、安全等工程意识,培养其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其后续工程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工程创新与训练中心目前承担的主要任务包括实训平台建设、教学实训、科研合作、测试服务、高端培训等,具体如下:

1.     平台建设。围绕产业前沿发展方向和工程创新人才急需领域,根据产业前沿技术和复杂工程系统认知实践需求,建设工程创新实训平台。目前中心建有高效清洁低碳能源、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电气技术与装备、信息与微电子工程、智慧物联与安全防御、建筑与土木工程、汽车前沿技术、光学传感技术等8大实训平台,1个协同感知与自主无人系统省重点实验室,低碳电力能源系统、高端智能机器人、智能网联新能源车、工业元宇宙系统(虚拟训练中心)等4个创新系统实验室。中心实验室场地总面积15000平米,现有各种仪器设备4400多台套,其中50万以上的大型仪器143台,资产总价值达3.35亿元。同时中心还与宁波分院、衢州分院、台州分院、青山湖基地、科创中心以及浙江大学多个国家级科研基地开展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与大型龙头企业建有院外产教融合联合实践基地29个。

2.      教学实训。面向卓越项目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管理专业研究生开设各类实践训练课程40余门,另还开展了远程实训教学和虚拟仿真训练。特别是面向工院全体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重点建设和开设了《高阶工程认知与实践》课程,年参与实训学生数达500余人,总人时数达4万多人时,实训教学团队主要来自求是工程岗、工程教育创新岗、实验技术岗教师和学科兼聘教授,以及来自企业的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校外兼聘教师等。课程通过多学科、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创新系统开发实践,促进学生对复杂工程系统及相关交叉专业领域的综合认知,了解系统集成、协同管理和创新应用的基本方法,培养其系统性地运用多学科综合知识发现并解决问题的工程创新能力。课程体现了多学科交叉性、综合性、创新性、高阶性的特色,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改革和卓越工程师人才的培养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3.      科研合作。中心面向产业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需求,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和协同创新。与内蒙古电力和大华股份等大型龙头企业建立多个联合研发中心,积极开展地方科技服务,并依托中心先进设备条件,牵头申请获批浙江省协同感知与自主无人系统重点实验室,聚集了一支由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领军、工程创新实践能力突出的研发队伍,形成了多学科深度融合、协同攻关的研究格局,重点开展智能感知系统与芯片、智能协同感知与处理技术、智能无人系统集成与应用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高端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承担了一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以及企业合作项目。

4.      测试服务。中心依托现有先进测试设备条件和工程教育创新岗、实验技术岗教师的工程测试经验,积极推进对内、对外公共测试服务。已开展信息通信器件的研发与测试、功率微电子芯片的研发与测试、新能源电力系统、低碳能源环保系统的测试、新能源智能汽车测试、网络安全测试、大型建筑结构体性能测试与交通仿真测试等各类测试30多项,同时支撑了校内多个单位高水平科研成果的测试分析。在测试服务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产业技术的综合认知。

5.      高端培训。中心面向产业高端人才培训需求,利用丰富的平台和教学资源条件,开设高端技术培训和实践类课程,并接待各类科普参观、大中学生实习实践,充分发挥中心社会效益。开设智能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工厂产线优化、工业电机控制、大数据应用等工程技术类高级培训课程15个,高级工程实践项目12个,近三年疫情条件下仍接待高端培训班(团队)30多个、科普团队20多个,实训培训8600多人次。


主攻领域和特色技术

主攻领域:
特色技术:

联系我们